高三作文备考 高三作文备考建议

倚天百科网 91 0

高三作文备考 高三作文备考建议

  高考作文最忌素材陈旧,那高三学生应该如何备考语文作文呢?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给你科普一下高三作文备考。

  高三作文备考建议

  建议一:从你的考卷中来

  高三一年,少说要做30份试卷,每份卷子都有两篇现代文阅读。你看,你都积累了60篇现代文了,怎么还说缺乏素材呢?这些文章,你读过、而且读过不止一遍,你做过、错过、老师分析过,记忆不可谓不深;这些文章,涉及的领域、具备的情怀、蕴含的文化素养,代表了高考的趋势,正是高考作文最需要的。这些都是现成的写作素材呀。

  我们来看看,刚刚毕业的那一届高三学生,他们做过的试卷中的几篇现代文。

  《通往伟大心灵的最好途径》(2015-2016学年高三上海市六校联考),阐述经典阅读对于人成长的作用。文章说,“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作者强调,虽然“我真实生活的这个世界还很不完善,还充满了让人厌恶的东西,但有那么多伟大的作品,我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非常值得的”。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充满情义。

  《对草木俯首》(2016年上海市闵行区一模卷),阐述人面对草木时产生的敬畏和谦卑。“天地有自己的大时间,在这漫长的剧情中,我们不论何时出场,都可能赶不上它的前一段,也来不及等它的后一段。……在生命的际遇中或者我们并不一定能比一棵草拥有更多的选择。”原来,在天地的大世界里,我们其实和草木并无二致。

  《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一模卷),写作者在普林斯顿大学聚餐会上见到纳什的情景。“我想告诉你,那个暮春的傍晚,所有男生都穿着衬衫和西裤,所有女生都穿着花裙子。……透过玻璃看出去,校园美丽如画:卡耐基湖上荡独木舟的游人正在悠悠地往回划,研究生院的塔楼下几只大肥鹅笨头笨脑地在聊天,……我们排着队等着和纳什拍照,……大家的脸上身上都覆盖着玫瑰色的光晕。”这段文字采薇老师读过很多遍,每次读,心中都淌过一道暖流。

  你们看,这三篇文章关乎阅读、关乎自然、关乎他人,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们今年做考卷,也会碰到类似的好文章。考场作文时一旦用作例子写出来,就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你还觉得没有素材吗?你要做的,只是整理试卷,把文章复印好、收集起来,在喜欢的文字下做好记号。

  假如你觉得这样做工作量还是太大,那么还有一个偷懒的办法,更省力一些。那就是,把各区的两次模拟卷中作文题收集起来。比如2016年上海青浦一模卷,作文题是屠呦呦的获奖感言;而让采薇老师最惊讶和喜欢的,是上海浦东二模卷的作文题,出自顾城的诗歌《门前》,“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安静自在、各自安好。这些题目,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呀。

  揣摩各区的模拟卷,是每个考生备考时必做的事情。开动脑筋,做个有心人,你就会有用不完的写作素材。

  建议二:从你的课文中来

  教材中有最好的写作素材。

  关于这个问题,采薇老师在以前的文章中做过专门的论述:

  《高三作文这样写 |7| 高考作文,课文是最好的例子》(回复 作文7 免费索读)

  《高三作文这样写 |8| 把课文用作作文例子的三个要点》(回复 作文8 免费索读)

  《高三作文这样写 |9| 以课文为论证材料的原则和方法》(回复 作文9 免费索读)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里举一个例子,分享给大家。

  例文一

  大音希声,无言比多言有更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滔滔不绝,一来显得健谈,二来显得博学,为的不过是他人稍许多一些敬慕罢了。多言真的能赢得敬慕吗?我看不然。那个在剑桥校园中安静行进的霍金,他的眼光“极度冷漠”却又有着“超常的魅力”,他安静地走过,震撼人心。在我们这个喧嚣时代中、人们吼着说话的世界里,学会静下心来,感受沉默的力量,做一个安静而丰富的人。

  这段文章用课文《邂逅霍金》做例子,从霍金的形象入手,论证在当下这个人人争夺话语权的时代中,做一个“安静而丰富”的人。

  例文二

  如何对待与自己不同的人,彰显的是一个社会的气度。我们无法想象身体只能窝在小小轮椅里的霍金,他拥有着整个宇宙。每一个生命都拥有成长的权利,然而,面对异己要泰然视之实在是很困难的。……善待与自己不同的人,才是一个先进的、有希望的社会。

  这段文章也用课文《邂逅霍金》做例子,讲的却是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讲我们如何对待他人。角度完全不同。

  例文三

  永恒的敌人是什么?永恒的敌人是时间。然而,有一些东西能够越过时间的长河来到我们面前。活到二十岁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他“一心想着写小说”,要把自己救出困境;那个在剑桥校园中缓缓而行的霍金,面对随时逼近的死亡,“却依然像超人一样奋斗”。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生命有限,可是,人类挑战自我、与自己局限斗争的勇气永不消逝。

  这段文章还是用课文《邂逅霍金》做例子,论证的是有一些东西“不会过去”。

  大家看,一个霍金,三个立意,所以,我们并不缺素材。你要做的是,用一点时间,翻阅六册教材,选择几篇自己喜欢的文章,熟读、细记、认真思考而已。

  建议三:背诵素材不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经常看到有同学在“背”素材。采薇老师很佩服这些同学,你们很用功。但是,这个方法不可行。说得严重一点,这是吃力不讨好, 白下功夫。且不说有没有时间精力,即便有时间,哪些素材要背、哪些不要背?按话题背吗?高考话题有多少呢?每个话题背几则呢?这些都是问题。

  在阅读中积累、在写作中运用,才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

  举个例子,写“爱国”,用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做素材。选廉颇还是选蔺相如?用蔺相如,用他自告奋勇还是谦让廉颇?用廉颇,用他错而能改还是用他“三十日不还,请立太子为王”那句话?还有一个人物,缪贤,用他是不是更有新意?这个人只出现过一次,是他推荐的蔺相如,他对赵王说,当年我得罪了你,准备逃到燕国去,是蔺相如劝我留下来,给我出主意。这样一个人,是不是更能彰显爱国情怀?

  如果用蔺相如,就是老掉牙的素材;如果用廉颇,用他“三十日不还,请立太子为王”那句话,这个例子就很新颖;如果用缪贤,那么,这个例子就弹眼落睛,活生生地立在考卷上了。阅卷老师一定会很喜欢。

  说到底,用哪个素材,怎样用,概括地用还是抓细节、犀利的还是具“煽情”的,这些技巧只有在写作实践中才能获得。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素材才是真的为你所用、化为你的积累,这是单纯背诵所不能替代的。

  高三作文备考思路

  1、增强审题意识,重视立意训练

  纵观近几年的作文材料,无一例外都蕴含着深邃的寓意,对学生的抽象辩证思维有相当要求。审读材料从两个维度进行把握,挖掘出材料的寓意以及发散迁移。

  第一个维度是读懂。以2013年高考作文题为例,材料中联接了“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和“世界上更重要的事”两个概念,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后者范围更开阔内涵更丰富,这是割断地说区别。从联系的角度看,一个人也有可能在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的同时,也用发展的眼光进行长远的规划,发现世界上更重要的事,借此来不断调整当下的节奏和方向,那么“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和“世界上更重要的事”这两个概念就是相通的,个体从而能够平衡当下和未来,现实和理想,拥有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以两个概念的关系实际上是辩证统一不可偏废,但是,命题人此处又明显是偏向于“世界上更重要的事”这个概念,这是由当下社会现实决定的,这也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我们是多么容易把“脚踏实地”变成“循规蹈矩”,把“尊重现实”变成“目光短浅”。所以考生在审题时,既要看到辩证亦要有所侧重。并且两个概念转换的条件也需明确。有必要学习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基本范畴和矛盾分析法,对于训练抽象辩证思维十分有帮助。事实上2014年的作文题就是对于 “相对与绝对”这一范畴的变相考查,2013年作文题则强烈表现了永恒发展这一基本特征。

  第二个维度是验证。关系到立意和选材。在第一维度基础上,如何立意,目标是“深”。以自我为圆心,以活动为半径画圆,所得为生活之实际经验,但是,对于高中生的要求不止于此,要能纵横古今中外,心里不只有自己还有亲朋好友,除了小家还有民族国家,除了当下还有伟大的传统、未知的将来,除了本国还有外国,除了社会还有自然。好的立意和好的选材结合在一起。结合对寓意的理解,来审视经验范围内的所有素材,逐渐细化自己的观点并且确定佐证的论据。立意经过训练能促使我们从狭隘的生活经验突围,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并且有更开阔的胸怀,这亦是考查立意的目的所在。要加强训练,积累真正有启发性的材料。

  2、 加强段落写作训练

  作文训练以片段训练来进行,目标是做到“实”,形成良好的布局。

  从两个维度切入:完全段落和不完全段落。前者有完整结构,包含观点、论证和总结。后者依附于完整段落,起到引入、过渡、总结的作用。

  (1)写好完全段的策略:

  ① 用好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叙的是事实依据,议的是观点态度,夹叙夹议自然避免了冗长叙述的琐碎无主和呆板说理的空洞枯燥,形成事理交错印证、情理彼此互补、清晰鲜明、可感可信的表现力。因此,夹叙夹议是把文章写实写活写美的基本方法。

  事实上,文章不充实,好多出在不会夹叙夹议。或纯粹叙事,累赘浅薄;或纯粹议论,枯燥乏味;或叙议分离,杂乱无章。苦练夹叙夹议的基本功,是当务之急。

  ②叙述求实

  叙述的“实”体现在“精”、“曲”。

  “精”——提炼精要。记叙文中的叙述要详细地交代人、时、地、事、起始、经过、结果,还要有形象生动、具体细致的细节描写。议论文中的叙述则要概括,因为,议论文的中心是说理,叙述只是提供论据而已,如果叙述多而全,中心即被淹没。叙述的概括,即抓住能证明观点的主干或者说是对应观点的依据,删去枝叶,略去详尽的过程。主干的构成三要素是:人——事——结果。

  “曲”——讲究波澜。概括性的叙述不等于僵化平直,越是概括越要讲究曲折韵致,即叙的内涵。基本要求是简要过程的起伏,外在标志是关联词的拉动,应学会有意识的用复句叙述,切忌平铺直叙。常用浓缩叙述的复句形式很多,聊举几例,希望以此反复操练,很快便会有感觉的。转折句:“虽然……但是……,还是……”,递进句:“不仅……而且……,依然……”,假设句:“假如不是……不是……又怎能……”。

  (2)不完全段的照应

  ①引论段的写作

  a、直接式

  在引论段中,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直截了当提出中心论点。这种方式的引论段,一般只需一二句话,考场作文短精快的评价更需要这样。如: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谈骨气》)

  b、间接式

  在引论段中,先肯定一种观点,然后一个转折,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别出新意。这种方式的引论段一般都分前后两层意思,中间转折连词衔接。如: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马南邨《不求甚解》)

  c、类比式

  在引论段中,摆出为人所熟悉的具体的形象的属性、相类的事物或观点,通过类比引出人所陌生的抽象的论点或要议论的论题,这样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通俗,使得开篇便饶有趣味,引人入胜。

  d、释义式

  引论段的开头将标题或有关概念的含义解释一下,在解释中引出论点,此为析题。析题的最大优势,是快而准的把握题要,不蔓不枝。如:

  汉语中,标示“坚实”这样性质的字不少,标示“柔软”的也很多。可是既标示“坚实”,又标示“柔软”,把这两种对立的性质统一在一起的字就不很多了。“韧”就是这样一个。字典上注释,“韧”,又柔软又结实,不易“折断”。“韧”是一个耐人深思的字。(《谈“韧”》)

  ② 结论段的写作

  a、启发式

  好的结论段,既要呼应总结引论与本论的内容,又要指出未来的希望,启发人们如何去做。如:

  年华似水,它不停地向前流,一去不复返。怎样才能使它不随流水白白消逝呢?一不靠叹息,二不靠埋怨,三不靠幻想。靠的只是自己抓。抓住了今天,你就能抓住了生命,抓住了未来,你的青春就是美丽的。什么大水也冲不走它。(余心言《青春是美丽的》)

  b、感叹式

  好的议论文是情理并重的,结论段既要总结重申引论本论提出论证的论点,给读者晓之以理;又要以强烈的感情去启迪感染,让读者动之以情。心悦诚服才是议论文的魅力所在。

  c、引申式

  在结论段中,先提一下已论证的内容,再由此引申开去,简要论述一下有关的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加长篇幅的情况下扩大文章的容量。

  d、转折式

  在结论中,把本论部分论证的论点概括在一个转折复句中,把强调的中心放在转折词后面。这样结尾,可以突出中心,提醒读者。

  例:要多读书,用功读书,但是还得善于读书。(吴晗《谈读书》)

  3、微时评积累时政热点素材

  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新气象。新材料主要来自主流媒体,获取的主要途径在于密切关注重要媒体传递的信息,包括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及时分类储备起来(摘录、下载、剪贴)。死读书、只做考卷这种与媒体隔绝的所谓专注法,对青少年写作极为不利,不可提倡。当然,中学生对媒体的关注须有选择性,电视节目中的社会性聚焦栏目,如新闻联播、午间三十分、焦点访谈、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等,连续剧等纯粹娱乐节目应当避开。采取每周写300~500字微时评的方式积累相关素材。

  以上建议针对写作,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后,可以加入评价环节的训练,学生可以了解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互改作文,修改过后再寻求老师的指导,强化自己的读者意识,换位思考从而全方位提升写作能力。

看过“高三作文备考建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