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倚天百科网 89 0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

  所谓课堂教学反思,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自我的课堂教学行为表现及其依据进行异位解析和修正,那么高二物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反思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高二物理教学反思案例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课堂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时效性和过程性等主要特征。教师专业发展的 “ 催化剂 ” ,正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 “ 催化剂 ” ,是区分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这正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所认为的: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 经验 + 反思。他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 20 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 20 次重复。即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而顾凌沅教授的研究表明: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 行为矫正。研究表明:优秀教师成长 = 丰富的教学实践 + 及时反思 + 行为矫正 + 及时提炼。

  教师成为反思者,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所谓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指作为教师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丽莲 · 凯兹曾指出,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上。

  特别地,在课程改革实施中,需要我们 站在现代教育理念的高度进行教学,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经验、个性、情感),感悟和践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点,反思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与会学。

  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教学理论素养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而教师的理论修养有外显的与内隐的之分,而二者的关系是:

  外显的倡导理论→教学反思→内隐的应用理论。

  第三,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

  社会呼唤着反思型的教师。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应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first among equals) ,是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的顾问。

  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反思关系,一种平等交往与对话的关系。 课堂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隐含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教师对教学经验和实践的反思可分为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其基本流程为:

  1、 确定内容,提出反思的问题。教学反思的起点是发现教学的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当然,有的问题来自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两难问题,而更多的问题来自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也有来自自己想改变现状的愿望。

  2、 观察分析。反思的问题一旦确定,就要进入观察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通过观察分析,将会为下一阶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与新策略奠定基础。

  3、 重新设计。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所作所为,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包括提出新的假设,制订新的实施方案),力图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 实践验证。这一阶段是将新的教学方案付之于教学实践,并根据实践的结果验证上阶段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将从验证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新一轮教学反思的内容,如此反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过程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提出教学问题并加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更是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必须课堂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都要进行反思。

  首先是课前反思——思之不慎,行而失当 。 教师在课前思考如何组织教材以呈现给学生,课堂中应重视的内容,作业针对性等。

  其次是课中反思——预设与生成。 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发的问题,思考如何应对使得事先设计的课程能如期完成。如,新课题的生成,尴尬场面的处理,学生学习情绪的改变等等。特别地, 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精彩的课堂生成。

  最后是 课后的思考——对弈后的复盘。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如,思考本节课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 以选修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课为例:

   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主要教学内容有两部分: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 、学生接受电动势这个概念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但是电动势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要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难的、新教材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满足后续知识的需要,简化了电动势的教学,其基本内容有下列两方面:一个是电源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表征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另一个是电源电动势的值可用电压表测出 —— 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在闭合电路里,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教材提出电动势这个概念,但没有给电动势下定义,只是讲它 “ 等于 ” 什么。

  2 、路端电压 U 与外电阻 R 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演示实验由学生自己通过仿真实验记录数据并指导学生得出规律,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同时这也更大程度的提高了高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 U 随 R 变化的规律

  2 、难点:

  ( 1 )、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 2 )、 应用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电动势的定义、

  2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 、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 ( 或外电阻 ) 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5 、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6 、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规律 2 、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 、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 、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 、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4 、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

下一页更多有关“高二物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的内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